说起公司的拳头产品,翼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翠娟滔滔不绝,这个平台还是全国第一个以患者为中心、以医院为主体,以卫生、农合、医保政策为基础,实现医疗机构基本办公管理为需求的全方位信息惠民便民的APP平台
我们的气代煤工作共涉及19个村,10946户村民。市商务局洁净型煤推广工作负责人杨东介绍,2014年取暖期(截至2015年3月)我市共推广洁净型煤2800吨,2015年取暖期共推广51169.75吨,2016年取暖期推广34850吨。
今年以来,我市决定对城乡周边村街实施气代煤改造工程。冬季取暖期细颗粒物浓度比2016年同期下降15%以上。博昶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如恒介绍。在农业种植养殖领域,鼓励使用适宜的电暖设施。今年以来,我市强力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,加快农村散煤综合治理,推进城镇集中供暖,全面淘汰燃煤锅炉,加强劣质散煤管控和清洁能源供应保障,今冬,我市供暖将开启清洁模式。
目前,全市150多个小区、单位的5万多户用户接入了集中供热管网,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3.9%。建投能源定州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说到这里,田荣娣有些哽咽,那时丈夫才43岁,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,让这个农村家庭顿时陷入困境
医保局的同志帮我们算了一下,按照医保政策,大概能报销13万多元,再加上医疗保障救助部分,一共能报销16万多元。以前,每逢开学季,都是张建功最发愁的时候。由于光伏发电项目刚刚运行,发电量还不稳定,这277元仅是第一笔的分红,以后的分红肯定会越来越多。虽说不能干重活儿,至少生活能自理了,照顾老伴没问题,儿子也可以安心上班挣钱了。
2012年,她的丈夫张志刚突发脑血栓,从此丧失了劳动力。张建功说,最让他开心的是,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不管是看病还是吃药,他这样的贫困户都有优惠政策。
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,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,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。更不幸的是,两年前田荣娣总感觉没力气,一干重活就喘不过气来,经检查,原来她患上风湿性心脏病,必须更换心脏瓣膜。他逢人便夸:真是感谢党,感谢政府,我们一家人再也不用怕风怕雨了。光伏发电项目给我家分了277块钱,我家去年一年的电费才250多块,这又节省了一笔开支。
但现在,他家的房子再也不漏雨了。生活上的拮据,对张建功来说并不算啥,他最大的压力来自孩子上学的费用。现在,我每月还能领90元的养老金,虽说算不上富裕,但吃喝也不愁。截至目前,这个小型光伏发电站共发电1.4万度左右。
张建功今年63岁,一家三口人。这么多年,我们三口人一直享受着低保待遇。
田荣娣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。砖路镇丁村张建功以前的家就是这样。
为了看病,田荣娣一家东拼西凑,把家里唯一的拖拉机也卖了。孩子上学不用愁,自己每月还有低保和养老金,又有光伏发电项目补助,张建功说: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减轻了我们全家的负担,等孩子毕业后找个工作,俺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。砖路镇党委书记陈朝英说,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,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、最大民生工程、最大发展机遇,通过项目扶贫、产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社保兜底等多种形式,扶真贫、真扶贫,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。2006年,经过个人提出申请、村委会调查、镇政府审核、张榜公示、市民政局审批等环节,他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今年6月,田荣娣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到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手术,花费20多万元。经过几个月的休养,我这身子骨儿好得差不多了。
按照光伏发电标杆电价0.98元?M千瓦时,省补贴0.2元?M千瓦时,合计电价为1.18元?M千瓦时,这样算下来,全村20户贫困户,每户能获得收益826元。刚查出病时,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,就是因为凑不够手术费,才一直拖着。
丁村村委会主任张立锋说,他们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去年12月建成投产,由村委会进行集中建设、统一管理,所得收益定期给贫困户分红。说到这里,田荣娣有些哽咽,那时丈夫才43岁,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,让这个农村家庭顿时陷入困境。
他本人患哮喘多年,干不了重活儿,妻子有智力缺陷,女儿还在读书。在丁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田荣娣同样受益精准扶贫的好政策。
镇政府还引进了精准帮扶光伏发电项目,集中建立起光伏发电站,他还能定期分红。□本报记者李佳阳、张玉凤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现在好了,孩子上学不仅免了学费,每月还有助学金,在学校的开支几乎用不着家里。她的儿子也放弃了工作,一直在家照顾父母。
田荣娣说,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,我这病根本治不起,一家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。当时一次住院就花了10万多块,后来又断断续续花了不少钱。
家中除了一亩多地的收成,再无其他收入。今年8月,由政府出资,村里出工,帮他加固房屋,房顶也全部改造成彩钢板
为了适应市场需求,规范经营行为,今年8月,杨盼成立了河北蓝海绿化工程有限公司。刚开始,我跟着父亲一起种苗子,跑苗子,结婚后就自己干了。
你看,我订的十九大新闻来了。陈青杰种植苗木20多年了,苗木市场起伏不定,他也曾经历苗木产业的低谷。都是靠党的好政策,咱买楼房,换新车,女儿也在城里找到了工作,连外孙女都在市里上幼儿园。2012年,陈青杰承包了80多亩地,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,一年下来的收益有20多万元。
陈青杰说,这条新闻讲得真好,土地稳了,农民的心稳了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,就能又好又快富起来。2016年底,陈青杰承包的土地增加到180亩。
这几年,东王习村成立了20余家苗木公司,注册商标,建立种植基地,培养苗木经纪人,苗木产业红红火火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他逐渐摸清了苗木种植、销售等方面的门道,去年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,承包土地达270亩。
红火的苗木产业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目光,他们纷纷从打工地返乡创业,成为苗木行业的新生力量。2012年他开始创业,承包了15亩地,每年收入差不多10万多元。
留言0